体质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市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机构,系统地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根据省级国民体质监测健身与指导中心站点的工作要求,对市区20—86岁的市民开展国民体质检测。
调查对象为20~86岁的健康国民,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共检测样本822人,综合体质测定评分的820人,成年人(20~59岁)525名,老年人(60~86岁)295名(见下表)。
|
|
|
|
统 |
计 |
|
|
|
|
分类方式 |
不合格 |
合格 |
良好 |
优秀 |
总人数 |
||||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
全部 |
29 |
3.5% |
343 |
41.8% |
287 |
35.0% |
161 |
19.6% |
820 |
男 |
16 |
5.1% |
118 |
37.9% |
109 |
35.0% |
68 |
21.9% |
311 |
女 |
13 |
2.6% |
225 |
44.2% |
178 |
35.0% |
93 |
18.3% |
509 |
20-39岁 |
4 |
2.5% |
40 |
25.5% |
68 |
43.3% |
45 |
28.7% |
157 |
40-59岁 |
11 |
3.0% |
159 |
43.2% |
118 |
32.1% |
80 |
21.7% |
368 |
60-69岁 |
10 |
4.6% |
93 |
43.1% |
81 |
37.5% |
32 |
14.8% |
216 |
大于70岁 |
4 |
5.1% |
51 |
64.6% |
20 |
25.3% |
4 |
5.1% |
79 |
此次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整体达到合格及以上(合格率)的比例为96.5%。整体人群达到优秀的比例为19.6%,良好的比例为35%,合格的比例为41.8%,不合格的比例为3.5%。(见下图)
男女成年人肺活量的平均数分别为3397.9、2223.6毫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变化范围男性为6145~1235毫升,女性为4165~605毫升。(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6145 |
605 |
2668.4 |
863.2 |
5540 |
821 |
男 |
6145 |
1235 |
3397.9 |
887.1 |
4910 |
311 |
女 |
4165 |
605 |
2223.6 |
444.8 |
3560 |
510 |
20-39岁 |
6145 |
1665 |
3719.9 |
944.4 |
4480 |
158 |
40-59岁 |
4640 |
1200 |
2582 |
633.2 |
3440 |
368 |
60-69岁 |
4150 |
605 |
2264.4 |
517.4 |
3545 |
216 |
大于70岁 |
3767 |
735 |
2072.7 |
572.5 |
3032 |
79 |
根据肺活量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0.5%。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5.7%。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7.1%。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4.5%。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2%,说明这部分人群的身体摄氧能力和排除废气的能力差。(见下图)
握力主要反映受试者前臂及手部肌肉的最大力量,该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受试者的最大肌力状况。
男女成年人握力平均数分别为41.6、24.3千克,变化范围男性为17.5~61千克,女性为10.6~41.8千克。(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61 |
10.6 |
30.9 |
10.5 |
50.4 |
821 |
男 |
61 |
17.5 |
41.6 |
7.6 |
43.5 |
311 |
女 |
41.8 |
10.6 |
24.3 |
5.3 |
31.2 |
510 |
20-39岁 |
61 |
19.2 |
39.1 |
10 |
41.8 |
158 |
40-59岁 |
59.3 |
11 |
30.9 |
9.9 |
48.3 |
368 |
60-69岁 |
50.1 |
10.6 |
26.6 |
8.7 |
39.5 |
216 |
大于70岁 |
41.7 |
10.8 |
25.7 |
8 |
30.9 |
79 |
根据握力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5.1%。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0%。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1.5%。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2.9%。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0.5%,说明这部分人群的手臂的力量差,肌肉少,容易导致手臂的骨骼(桡骨)骨质疏松,大大增加手臂肌肉劳损和骨折的风险。(见下图)
纵跳主要反映受试者的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受试者力量素质。
男女成年人纵跳平均数分别为38.7、26.1厘米,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66.1~6.9厘米,女性为38.2~18厘米。(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66.1 |
6.9 |
34.6 |
8.6 |
59.2 |
158 |
男 |
66.1 |
6.9 |
38.7 |
7.2 |
59.2 |
107 |
女 |
38.2 |
18 |
26.1 |
4 |
20.2 |
51 |
20-39岁 |
66.1 |
6.9 |
34.6 |
8.6 |
59.2 |
158 |
根据纵跳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9.7%。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44.9%。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0.9%。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8%。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0.6%,说明这部分人群腿部的力量差,肌肉少,容易导致腿部骨质疏松、腿部肌肉劳损和骨折。(见下图)
俯卧撑和1分钟仰卧起坐反映的是受试者的肌肉耐力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体的力量素质。
男性俯卧撑和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平均数分别为28.5、21.6次,变化范围男性俯卧撑为65~5次,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为40~5次。(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65 |
5 |
28.5 |
11.5 |
60 |
107 |
男 |
65 |
5 |
28.5 |
11.5 |
60 |
107 |
20-39岁 |
65 |
5 |
28.5 |
11.5 |
60 |
107 |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40 |
5 |
21.6 |
8.2 |
35 |
51 |
女 |
40 |
5 |
21.6 |
8.2 |
35 |
51 |
20-39岁 |
40 |
5 |
21.6 |
8.2 |
35 |
51 |
根据俯卧撑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4.6%。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2.7%。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6.8%。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3.1%。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8%,说明这部分人群上臂、胸部及腰腹部的力量差,容易出现肌肉劳损和骨骼疼痛的状况。(见下图)
根据仰卧起坐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9.4%。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9.2%。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5.5%。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5.9%。说明这部分人群腰腹部的力量差会增加腰腹部部肌肉劳损和骨折的风险。(见下图)
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受试者的柔韧素质。
男女成年人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分别为2.7、6.9厘米,变化范围男性为25.1~-20厘米,女性为30.9~-20厘米。(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30.9 |
-20 |
5.3 |
9.7 |
50.9 |
821 |
男 |
25.1 |
-20 |
2.7 |
9.8 |
45.1 |
311 |
女 |
30.9 |
-20 |
6.9 |
9.2 |
50.9 |
510 |
20-39岁 |
28.2 |
-18 |
6 |
9 |
46.2 |
158 |
40-59岁 |
30.9 |
-20 |
6 |
9.9 |
50.9 |
368 |
60-69岁 |
24.7 |
-20 |
5.1 |
9.3 |
44.7 |
216 |
大于70岁 |
23.2 |
-20 |
1.3 |
9.7 |
43.2 |
79 |
根据坐位体前屈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1.2%。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8.6%。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5.2%。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4%。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1%,说明这部分人群腿部的力量差,肌肉少,容易导致腿部骨质疏松、腿部肌肉劳损和骨折。(见下图)
闭眼单脚站立反映的是受试者的平衡能力。
男女成年人闭眼单脚站立平均数分别为33.2、21.7秒,变化范围男性为160~1秒,女性为153~1秒。(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160 |
1 |
26 |
31.9 |
159 |
821 |
男 |
160 |
1 |
33.2 |
36.5 |
159 |
311 |
女 |
153 |
1 |
21.7 |
28 |
152 |
510 |
20-39岁 |
160 |
6 |
64.9 |
43 |
154 |
158 |
40-59岁 |
125 |
1 |
22.7 |
22.5 |
124 |
368 |
60-69岁 |
121 |
2 |
10.3 |
11.9 |
119 |
216 |
大于70岁 |
43 |
1 |
6.7 |
6.9 |
42 |
79 |
根据闭眼单脚站立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7.2%。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3.4%。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4.5%。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0.8%。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4.1%,说明这部分人群平衡能力差,跌倒的风险很高,容易受伤或骨折,应引起高度重视。(见下图)
选择反应时指接受刺激到开始作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它可以体现人体反应速度的快慢。也是测定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和动作的综合能力的指标。
男女成年人选择反应时平均数都为0.5秒,变化范围男性为0.2~1.8秒,女性为0.3~0.9秒,表明随年龄增长男女成年人的反应能力下降。(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1.8 |
0.2 |
0.5 |
0.1 |
1.6 |
821 |
男 |
1.8 |
0.2 |
0.5 |
0.1 |
1.6 |
311 |
女 |
0.9 |
0.3 |
0.5 |
0.1 |
0.6 |
510 |
20-39岁 |
0.7 |
0.3 |
0.4 |
0.1 |
0.4 |
158 |
40-59岁 |
1.8 |
0.2 |
0.5 |
0.1 |
1.6 |
368 |
60-69岁 |
0.9 |
0.4 |
0.6 |
0.1 |
0.5 |
216 |
大于70岁 |
1.6 |
0.4 |
0.6 |
0.2 |
1.2 |
79 |
根据选择反应时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42.1%。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40.4%。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5.1%。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9%。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0.4%,说明这部分人群的反应和协调性差,在遇到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不容易立即做出正确的反应(见下图)
台阶指数是指一种简易定量的负荷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及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拥有良好心血管机能的人,心脑血管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风险很低。
男女成年人台阶指数平均数分别为55.4、57.3,变化范围男性为96~31.8,女性为90~22.7。(见下表)
分类方式 |
|
|
测试结果 |
|
|
总人数 |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极差 |
|
全部 |
96 |
22.7 |
56.5 |
9.6 |
73.3 |
525 |
男 |
96 |
31.8 |
55.4 |
8.9 |
64.2 |
218 |
女 |
90 |
22.7 |
57.3 |
10 |
67.3 |
307 |
20-39岁 |
96 |
32 |
54.1 |
8.5 |
64 |
157 |
40-59岁 |
90 |
22.7 |
57.6 |
9.9 |
67.3 |
368 |
根据台阶指数总体评价分布图显示,优秀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7%。良好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2.3%。中等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33.5%。稍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6.9%。差人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0.3%,说明这部分人群的心肺功能和恢复能力差,经常会出现气喘和呼吸急促的现象,且心脑血管类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很高(见下图)
2014年我中心为820名市民进行国民体质检测,整体上达到合格及以上(合格率)的比例为96.5%。
成年人下肢力量、肌肉耐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男性柔韧素质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力量素质好于女性,女性柔韧素质、反应能力均好于男性。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组织健身、健康专家;不断的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温州体质监测中心在完成国家、省、市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创新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服务机制,积极主动的为市民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的公益服务;扎实做好“三边”工作,推广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手段;定期组织开展科学健身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服务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引导、鼓励广大群众投入全民健身运动是分不开的。除继续进一步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点:
(一)、十二五,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目标要求我们的体质测定公益服务要达5‰。国家体育总局明确要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要推动体质监测成果,向全民健身、科学健身转化,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为重点,加大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公共服务的力度,努力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所以,要进一步强化我市的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完善体质监测网点,充分发挥其体育科技的先导作用,更好的为温州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人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
(二)要积极开展体质研究并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研究温州地域的生活方式与体质发展的关系和运动干预的效果、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人群身体形态、技能、代谢的影响,建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不同类别(农村、城镇)人体运动机能水平和健身效果的评价系统,以及适合不同个体的运动处方和监控方法,建立健身科学诊断与指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国民健身效益。
(三)、要加大全民健身意义的宣传教育和体育文化的渗透力度、加强科学健身知识、方法的宣传和推广普及,仍待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要从调动人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入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观念和知识水平。变被动参加体育锻炼、体质测试为主动参加。在十二五期间使我们的体育人口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四)要以体质检测为抓手,干预体质落后群体的体质健康促进,推动健身运动的实施。
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二0一五年一月十五日
扫描关注公众号